外伤后颅骨骨折的CT表现主要有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颅底骨折及伴随的颅内损伤征象。
1、线性骨折:
CT显示为低密度直线状透亮影,边缘清晰锐利,常见于颞骨、顶骨等部位。骨折线宽度通常小于3毫米,一般不伴有明显移位。需注意与颅缝鉴别,后者呈锯齿状且位置固定。
2、凹陷性骨折:
表现为颅骨内板向内凹陷,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凹陷深度和范围。凹陷深度超过邻近颅骨厚度时可能压迫脑组织,常伴有硬膜外血肿。儿童多见"乒乓球样"骨折,呈锥形凹陷而无断裂线。
3、粉碎性骨折:
CT可见多发骨折线将颅骨分割成多个骨碎片,常伴有明显移位。骨碎片可能刺入脑实质造成继发损伤,多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常见于高能量外伤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
4、颅底骨折:
CT显示颅底骨质连续性中断,可能伴发脑脊液漏。特征性表现包括蝶窦积液、乳突气房混浊等间接征象。前颅窝骨折易损伤嗅神经,中颅窝骨折可能伤及面听神经。
5、伴随损伤:
约60%颅骨骨折合并颅内损伤,CT可显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等。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沟时需警惕迟发性血肿,骨折累及静脉窦可能引发致命性出血。
颅骨骨折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愈合,如鸡蛋、牛奶、新鲜果蔬。恢复期可进行适度颈部肌肉锻炼,但三个月内避免接触性运动。定期复查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头痛加重、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伴有神经功能缺损者应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包括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手段。
鼻外伤可能与外力撞击、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因素有关。
外力撞击是鼻外伤的常见原因,如打架斗殴、跌倒时面部着地等情况可能导致鼻骨骨折或软组织挫伤。运动损伤多见于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中,运动员在争抢过程中可能因肘部或头部撞击导致鼻部受伤。交通事故中,驾驶员或乘客未系安全带时,面部可能撞击方向盘或前排座椅,造成鼻部严重损伤。鼻外伤通常表现为鼻部疼痛、肿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鼻梁歪斜、呼吸困难等表现。
建议避免高风险活动,运动时佩戴防护装备,乘车务必系好安全带,出现鼻外伤后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