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流脓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皮脂腺囊肿感染、外伤感染、乳突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引流。
1、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感染可能导致局部化脓,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后进水。表现为耳后皮肤红肿、压痛伴黄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2、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突破鼓膜后可经外耳道向后扩散,形成耳后脓肿。多伴随耳痛、听力下降及发热症状。需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控制感染,急性期可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鼓膜修补术。
3、皮脂腺囊肿感染耳后皮脂腺堵塞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破溃流脓。初期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术后配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预防复发。
4、外伤感染耳后皮肤擦伤或穿刺伤未及时消毒,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彻底清创后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深部感染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5、乳突炎中耳炎扩散至乳突气房会引起耳后骨膜下脓肿,伴随剧烈跳痛和头痛。需行乳突切开术引流脓液,术前术后均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日常应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掏耳或压迫患处。流脓期间禁止游泳,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促进伤口愈合。若出现发热、脓液恶臭或持续渗液超过3天,须立即复查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抓挠,定期更换耳后敷料。
眼睛流脓可能是由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睑缘炎或眼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脓性分泌物多与细菌感染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疗。
1、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睛流脓的常见原因,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典型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及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可能黏住睫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注意避免揉眼和交叉感染。
2、泪囊炎慢性泪囊炎因鼻泪管阻塞导致泪液滞留继发感染,表现为内眼角红肿压痛、按压有脓液从泪小点溢出。急性发作时可能伴发热,需通过泪道冲洗确诊。治疗包括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严重者需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新生儿泪囊炎需配合泪囊区按摩。
3、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除脓性分泌物外,还伴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角膜可见灰白色浸润灶,常见于角膜外伤或隐形眼镜佩戴不当。需紧急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夫西地酸滴眼液强化治疗,严重角膜溃疡可能需角膜移植。
4、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睫毛根部可见黄色结痂及小脓疱,破溃后形成脓性分泌物。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睑缘,涂抹夫西地酸眼膏。合并干眼症时需补充人工泪液,顽固病例可能需口服多西环素。
5、眼外伤感染眼球穿通伤或异物残留后继发感染时,除流脓外还可能出现前房积脓。需急诊手术清创并全身应用头孢唑林等抗生素,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植物性异物易引发真菌感染,需延长抗真菌治疗周期。
出现眼睛流脓症状需立即停戴隐形眼镜,避免化妆和游泳。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向外清洁眼部分泌物,不可强行撕扯粘连的分泌物。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注意个人用品消毒隔离,治疗期间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若伴随视力模糊、剧烈头痛或发热需急诊处理,警惕眼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