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引起脑血栓主要与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及术后高凝状态有关。常见诱因包括术中低血压、血管壁创伤、长时间卧床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风险更高。
手术过程中可能因麻醉或失血导致血压波动,当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时,脑灌注不足易诱发分水岭梗死。骨科或心脏手术中器械操作可能直接损伤颈动脉或主动脉内膜,使血小板在破损处聚集形成血栓。全身麻醉状态下血流速度减缓,加上术后疼痛限制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引发脑栓塞。
开颅手术中牵拉脑组织可能造成局部血管痉挛,心脏搭桥术需体外循环,血液接触人工管道会激活凝血系统。肿瘤切除时释放促凝物质,术后脱水治疗致血液浓缩,均会加剧血栓形成风险。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后血小板反应性增高,也是术后1-3天内发生脑血栓的高危因素。
建议术前完善颈动脉超声、凝血功能等筛查,术中维持血压稳定,术后尽早床上活动肢体。出现突发头痛、偏瘫等症状时需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行血管内取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