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人身上起的疹子可能是压疮、湿疹、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或热疹等皮肤问题引起的。压疮通常发生在长期受压部位,湿疹可能与皮肤干燥或过敏有关,接触性皮炎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真菌感染常见于潮湿部位,热疹多因汗液滞留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压疮压疮是卧床老人最常见的皮肤问题,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早期表现为受压部位皮肤发红,按压后不褪色,逐渐发展为水疱、溃疡甚至深达骨面的创面。骶尾部、足跟、髋部等骨突处好发。预防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湿疹卧床老人因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易发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严重时出现渗液结痂。常见于四肢屈侧和躯干。发病与皮肤干燥、汗液刺激、清洁过度有关。护理应减少洗澡频率,水温不超过37度,洗后立即涂抹尿素维E乳膏保湿。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夫西地酸乳膏。
3、接触性皮炎因尿液、粪便、消毒剂等刺激物接触皮肤引起,表现为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的红斑、水肿,严重者出现水疱糜烂。会阴部、大腿内侧多见。需及时清理排泄物,使用皮肤保护膜隔离刺激。治疗可遵医嘱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加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抗真菌。选择透气性好的成人纸尿裤,每2-3小时更换一次。
4、真菌感染卧床老人皮肤皱褶处潮湿易滋生真菌,表现为环状红斑伴脱屑,边缘隆起,常见于腹股沟、腋下等部位。与长期卧床出汗、护理不当有关。保持患处干燥通风,避免搔抓。治疗可遵医嘱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并用开水烫洗。
5、热疹因汗腺导管阻塞导致汗液滞留引起,表现为密集针尖大小红疹或透明小水疱,好发于背部、颈部等出汗较多部位。与长期卧床、室温过高、被褥过厚有关。调节室温至24-26度,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使用塑料防渗垫。轻微热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继发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
卧床老人皮肤护理需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骨突和皮肤皱褶处。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用力擦洗。营养支持对皮肤修复很重要,应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可使用转移板减少摩擦。任何皮肤问题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都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