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可能由龋齿、牙齿外伤、牙周病、牙齿磨损、牙齿隐裂等因素引起。牙髓炎通常表现为牙齿疼痛、冷热刺激敏感、夜间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龋齿龋齿是牙髓炎最常见的原因。当牙齿表面的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龋洞后,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导致牙髓组织发炎。龋齿引起的牙髓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冷热刺激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自发性疼痛。对于龋齿引起的牙髓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根管治疗,必要时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2、牙齿外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髓暴露或牙髓血管损伤,进而引发牙髓炎。外伤性牙髓炎可能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症状,也可能在数月后才表现出疼痛等不适。牙齿外伤后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等方案,治疗期间可能需要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
3、牙周病重度牙周炎可能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行感染牙髓,导致逆行性牙髓炎。这类牙髓炎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牙周病症状。治疗需同时处理牙周和牙髓问题,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必要时医生会开具罗红霉素胶囊、奥硝唑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4、牙齿磨损长期磨牙或牙齿咬合异常可能导致牙齿过度磨损,使牙本质暴露,外界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牙髓引发炎症。牙齿磨损引起的牙髓炎进展较缓慢,早期可通过调磨咬合、制作咬合垫等方式保护牙齿,严重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治疗期间可能使用克拉霉素片、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药物。
5、牙齿隐裂牙齿存在微小裂纹时,细菌可通过裂纹侵入牙髓导致炎症。隐裂牙引起的牙髓炎疼痛特点为咬合痛明显,裂纹较深时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治疗需根据裂纹深度选择方案,浅裂纹可尝试保守治疗,深裂纹需进行根管治疗并做全冠修复,治疗过程中可能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美洛昔康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
预防牙髓炎需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避免用牙齿咬硬物,有夜磨牙习惯者可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出现牙齿疼痛、冷热敏感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