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气道管理、体位调整、口腔护理、手卫生规范以及环境消毒。
1、气道管理:
定期评估气管插管位置和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厘米水柱。按需进行气道湿化和吸痰操作,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监测痰液性状和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
2、体位调整:
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风险。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根据耐受程度调整抬高角度。
3、口腔护理:
使用氯己定等抗菌漱口液每日进行4-6次口腔护理,重点清洁牙齿、舌面和颊黏膜。操作时注意防止液体流入气道,保持口腔清洁可降低病原菌定植风险。
4、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操作时佩戴无菌手套。呼吸机管路连接和拆卸等关键操作前需进行手消毒,避免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手部传播。
5、环境消毒: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呼吸机表面和床单元,每周更换呼吸机管路。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减少环境病原体负荷。
在饮食方面建议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误吸。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和呼吸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密切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
中风病人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饮食管理。中风后护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阶段调整方案。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患者可能因吞咽功能障碍或意识模糊导致误吸风险增高。护理时需将床头抬高30度,进食采用糊状食物,必要时使用鼻饲管。定期翻身拍背帮助排痰,观察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呼吸急促或面色青紫,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
2、预防压疮长期卧床易在骶尾部、足跟等骨突处形成压疮。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减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受压部位是否发红或破溃,轻微发红时可涂抹赛霉安乳膏保护皮肤。已形成溃疡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泡沫敷料。
3、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上肢可进行抓握毛巾训练,下肢做踝泵运动。语言障碍者从单字发音开始练习,配合口肌按摩。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架辅助行走等。
4、心理支持约半数中风患者会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护理时多鼓励患者微小进步,避免批评失误。通过音乐、旧照片等触发愉快记忆,严重情绪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家属需参与心理疏导,帮助重建生活信心。
5、饮食管理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打成匀浆,避免干硬、粘稠食材。营养配方需低盐低脂,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泥、豆腐。糖尿病患者监测餐后血糖,高血压患者限制每日钠摄入。可补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但需注意管饲速度和温度。
中风护理需定期评估患者肌力、吞咽功能和认知状态变化。康复期保持每日30分钟上肢抬举训练和语言复述练习,卧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发现肢体麻木加重或意识改变时需及时送医。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备好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