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根据治疗阶段和个体差异调整膳食结构。主要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脂肪与糖分、选择清淡烹饪方式、分次少量进食等要点。
1、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癌症病人因代谢异常和治疗副作用易出现肌肉流失,每日需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可选用鸡蛋羹、清蒸鱼、豆腐等易吸收的食材,避免煎炸或辛辣调味。放化疗期间若出现口腔溃疡,可将肉类搅碎成肉末粥或搭配土豆泥食用。
2、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新鲜蔬菜水果可提供抗氧化物质,建议选择西蓝花、胡萝卜、猕猴桃等深色果蔬,每日摄入300-500克。胃肠道功能较弱时可榨汁或炖煮软化纤维。需避免食用葡萄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水果,服用靶向药期间应咨询医生。
3、控制脂肪与糖分高脂饮食可能加重恶心呕吐症状,应减少肥肉、奶油及动物内脏摄入。甜食可能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糕点、含糖饮料需限量。可选用亚麻籽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但骨髓抑制期须确保食材灭菌。
4、选择清淡烹饪方式蒸煮炖烩比爆炒煎炸更利于消化吸收,避免使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调料。术后病人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过渡到软食。头颈部放疗患者可添加橄榄油或芝麻酱增加食物润滑度,吞咽困难时可用增稠剂调整食物质地。
5、分次少量进食治疗引起的食欲下降可采用6-8次/天的进食频率,单次食量控制在150-200毫升。两餐间补充全营养配方粉或酸奶等零食。严重呕吐时可尝试姜茶、苏打饼干缓解症状,营养不足时需考虑肠内营养制剂支持。
癌症病人饮食需根据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结果动态调整,白细胞低下时须确保食物充分加热灭菌,血小板减少者避免带刺带骨食物。家属应记录每日进食量与体重变化,出现持续腹泻或进食障碍时及时联系营养科会诊。治疗间歇期可逐步恢复普通饮食,但仍需保持食材新鲜多样,避免腌制、烟熏等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