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长马牙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摩擦刺激、观察症状变化、调整喂养方式、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马牙通常由上皮细胞堆积、局部刺激、口腔卫生不良、遗传因素、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家长需每日用干净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婴儿牙龈和口腔黏膜,避免使用酒精或刺激性清洁剂。哺乳后可用指套牙刷清理残留奶渍,减少细菌滋生。注意不要强行擦破马牙表面,防止继发感染。
2、避免摩擦刺激家长需检查婴儿衣物领口是否粗糙,避免摩擦口腔。哺乳时注意调整姿势减少牙龈受压。禁止用针挑破或硬物刮擦马牙,此类操作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甚至败血症。
3、观察症状变化马牙多为直径1-3毫米的白色颗粒,若出现红肿、流脓、发热或影响进食需警惕感染。家长应记录马牙数量变化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拍照留存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4、调整喂养方式可改用宽口径奶嘴减少牙龈压迫,喂奶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提供稍凉的苹果泥等软食,缓解牙龈不适。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马牙部位。
5、及时就医若马牙持续增大超过4周或伴随牙龈囊肿,需就诊儿童口腔科。医生可能采用苯扎氯铵溶液消毒,严重者需行牙龈切开引流术。合并真菌感染时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
家长应注意婴儿口腔护理期间保持手部清洁,定期消毒奶瓶和牙胶。哺乳期母亲需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可给婴儿提供硅胶磨牙棒缓解不适,但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让婴儿吸吮手指或毛巾等物品,防止加重局部刺激。若马牙自然脱落后创面迟迟不愈,应及时复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