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中毒可通过脱离毒源、清除毒物、药物治疗、血液净化、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除草剂中毒通常由误服、皮肤接触、吸入挥发气体等原因引起,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1、脱离毒源立即远离喷洒区域,脱除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皮肤。若为口服中毒,禁止催吐以防加重黏膜损伤。接触性中毒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眼部污染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2、清除毒物口服6小时内可遵医嘱使用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毒物,必要时配合甘露醇导泻。百草枯中毒需尽早用白陶土或漂白土溶液灌胃。皮肤吸收型除草剂可用聚乙烯二醇溶液清洗。
3、药物治疗草甘膦中毒可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百草枯中毒早期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机磷类除草剂中毒需及时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氯解磷定注射液。
4、血液净化重度中毒患者需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百草枯中毒在12小时内行血液灌流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敌草快中毒建议采用血浆置换术清除游离毒素。
5、对症支持出现呼吸衰竭时给予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急性肾损伤需行肾脏替代治疗。心肌损害可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肝损伤患者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器官功能。
除草剂中毒后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动脉血气72小时。恢复期应保持低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代谢。接触除草剂作业时应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及防毒面具,家庭存放需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若出现头晕、皮肤灼痛等可疑症状,须立即携带农药包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