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补牙一般需要30-60分钟,具体时间与龋洞大小、位置、材料选择及操作复杂度有关。
浅龋或中龋补牙通常30-40分钟即可完成。这类龋坏仅累及牙釉质或牙本质浅层,医生可直接清除腐质后填充树脂或玻璃离子等材料。前牙区简单龋洞因操作视野清晰,耗时可能更短。复合树脂填充需分层固化,每层光照20-40秒,整体流程较为高效。玻璃离子水门汀虽固化较慢,但单次调拌后即可完成充填。对于配合度高的患者,从麻醉到抛光可在半小时内结束。儿童乳牙浅龋若采用预成冠修复,可能额外增加10-15分钟试戴调整时间。
深龋或复杂病例可能需要50-60分钟。当龋坏接近牙髓时,需先放置氢氧化钙垫底保护髓腔,再分层充填。后牙邻面龋需使用成型片隔离相邻牙齿,操作难度增加。若龋洞位于牙龈边缘,需配合排龈线暴露术野。大面积缺损者可能需纤维桩加固,桩道预备需5-8分钟。部分患者存在牙本质敏感,需多次少量备洞并配合脱敏剂处理。牙合面广泛龋坏者在填充后需反复调磨咬合,避免高点引发咀嚼不适。根管治疗后牙齿的补牙需先去除暂封物并清理根管口,总耗时可能延长至70分钟。
补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内勿用患侧咀嚼硬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自发痛或填充物脱落,应及时复诊。深龋补牙后可能出现短暂冷热敏感,通常1-2周可自行缓解。建议使用牙线清洁邻接面,减少继发龋发生概率。树脂补牙者需限制咖啡、茶等易染色饮品摄入,保持修复体美观效果。
牙痛后嘴唇持续麻痹可能与三叉神经受压、局部炎症扩散、外伤性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带状疱疹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神经修复治疗、抗炎处理、血糖控制、抗病毒治疗等方式干预。
1. 三叉神经受压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炎症波及下颌神经分支,引发支配区域的麻木感。伴随剧烈牙痛及咀嚼困难时,需通过根管治疗解除神经压迫,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等营养神经药物。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2. 局部炎症扩散未治疗的龋齿可能发展为颌骨骨髓炎,炎症通过骨膜扩散至周围软组织。典型表现为患侧唇部感觉减退伴发热,需进行CBCT检查确认病灶范围。治疗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甲硝唑片抗感染,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3. 外伤性损伤拔牙操作或面部撞击可能损伤颏神经末梢,导致下唇持续性针刺感。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评估损伤程度,轻症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重症需神经松解术。外伤后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肿胀对神经的压迫。
4. 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出现末梢神经病变,表现为双侧口周麻木伴蚁走感。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确认代谢控制情况,治疗基础疾病同时使用依帕司他片修复神经,配合α-硫辛酸注射液改善微循环。
5. 带状疱疹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可能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或上颌支,早期出现单侧唇部灼痛伴簇集水疱。发病72小时内使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抗病毒,联合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神经痛,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抑制病毒复制。
建议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减少局部刺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若麻木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肌肉无力,需进行肌电图和头颅MRI排除中枢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带状疱疹患者需隔离至结痂脱落。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