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性肠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或环境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并采取对症治疗。常见原因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以及饮食不洁或过敏反应。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秋冬季节,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发热。诺如病毒则全年均可发生,传播速度快,症状类似但病程较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注意手部卫生和避免接触感染者。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急性肠炎。这些细菌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婴幼儿体内,导致腹痛、腹泻和发热。预防方法包括确保食物煮熟、饮用水煮沸,以及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3、饮食不当
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饮食不当容易引发肠炎。例如,过早引入辅食、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建议遵循科学的喂养方式,逐步引入辅食,并观察婴幼儿对食物的反应。
4、环境因素
卫生条件差、接触污染物或气候变化也可能诱发急性肠炎。保持婴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使用抗生素(仅限细菌感染)。
- 饮食调整:暂停辅食,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 护理措施:保持臀部清洁,避免尿布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持续高热或脱水需及时就医。
婴幼儿急性肠炎虽常见,但需引起重视。家长应密切关注症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通过科学喂养、注重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