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血栓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病情进展。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炎症,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等药物控制症状。
2、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可能与结缔组织病或特发性因素有关。常见呼吸困难、乏力症状,需使用波生坦、安立生坦、西地那非等靶向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
3、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急性期可导致右心衰竭。突发胸痛、咯血时需紧急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4、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反复发作引起肺动脉收缩,长期可导致右心室肥大。表现为日间嗜睡、晨起头痛,建议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联合减重。
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遵医嘱定期监测心肺功能,缺氧时规范进行家庭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