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睡觉鼻塞可通过清理鼻腔、调整睡姿、使用加湿器、热敷鼻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鼻塞通常由鼻腔分泌物堵塞、过敏性鼻炎、感冒、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原因引起。
1、清理鼻腔鼻腔分泌物堆积是婴幼儿鼻塞的常见原因。家长可用生理盐水喷雾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或棉签轻柔清理。注意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若分泌物干燥结痂,可先用温毛巾敷鼻翼软化。
2、调整睡姿抬高头部15-30度有助于减轻鼻黏膜充血。可将毛巾折叠垫在枕头下,或使用专用婴儿斜坡垫。侧卧睡姿比仰卧更利于鼻腔通气,但需注意防止婴儿翻身窒息,家长需密切观察。
3、使用加湿器干燥空气会加重鼻塞症状。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湿润呼吸道,稀释鼻腔分泌物。冷雾加湿器更适合儿童使用,需每日换水并定期消毒。夜间在卧室放置一盆清水也有辅助效果。
4、热敷鼻部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鼻梁处,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温热蒸汽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黏膜水肿。热敷后可配合拇指指腹从鼻翼向鼻梁方向轻柔按摩,注意避开眼睛部位。
5、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鼻用生理海水喷雾能清洁湿润鼻腔。腺样体肥大需评估后选择孟鲁司特钠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细菌性鼻窦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多饮温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鼻塞伴随发热、脓涕、持续张口呼吸等症状,或持续时间超过两周,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夜间可使用婴儿专用鼻塞贴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依赖。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进食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