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发烧通常3-5天能退烧,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
感冒引起的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体温上升期可表现为畏寒、手脚冰凉,此时需适当保暖;高热期可能出现面颊潮红、呼吸加快,可采取温水擦浴或退热贴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退热过程常伴随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精神萎靡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体温正常后24小时内不宜返校,防止交叉感染。
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出现胳膊肿痛,属于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典型表现之一。该病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患儿关节症状多表现为膝、踝、肘等大关节对称性肿痛,活动受限,但不会导致关节畸形。关节腔可有浆液性渗出,但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这种关节症状通常持续数日可自行缓解,但可能随病情反复发作。除关节症状外,约半数患儿会出现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多在发病后1-8周出现。
患儿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卧床休息可减轻关节肿胀。饮食需选择易消化无刺激食物,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鱼虾、鸡蛋等异体蛋白。家长需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及腹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