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手足口病患儿同吃一般会传染,主要通过唾液、餐具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病毒可通过患儿唾液污染的食物、共用餐具或近距离飞沫传播。同餐过程中若接触患儿用过的筷子、杯子,或食用被其唾液污染的菜品,健康人群尤其5岁以下儿童易被感染。发病初期患儿口腔疱疹破裂时病毒排放量最大,此时传染风险最高。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部疱疹,部分伴有发热,潜伏期多为3-7天。
少数免疫功能健全的成年人接触病毒后可能不发病,但仍存在隐性传播风险。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小时,若餐具未彻底消毒,即使患儿未直接接触食物也可能间接传播。免疫缺陷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
建议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共用餐具,实行分餐制并加强餐具煮沸消毒。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接触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洗手。
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忌口辛辣刺激食物、坚硬粗糙食物、过冷过热食物以及高糖高盐食物。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儿口腔黏膜和手足皮肤会出现疱疹或溃疡。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可能刺激口腔溃疡面加重疼痛。坚硬粗糙食物如坚果、薯片可能摩擦溃疡导致出血。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如冰激凌、热汤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高糖高盐食物如糖果、腌制品可能延缓溃疡愈合。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症状,此时还应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