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小发作主要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或行为异常,典型症状包括愣神、肢体轻微抽动、无目的动作等。具体表现可分为突然动作停止、短暂意识障碍、自动症行为、局部肌肉抽动、感觉异常五种类型。
1、突然动作停止:
患者在活动中突然停止动作,表现为持物坠落、言语中断,通常持续5-20秒。发作时眼神呆滞,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发作后对过程无记忆。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失神癫痫,脑电图显示3Hz棘慢波综合。
2、短暂意识障碍:
患者出现数秒至1分钟的轻微意识模糊,能保持姿势不跌倒,但无法正常应答。可能伴随咂嘴、吞咽等口部自动症,发作后立即恢复清醒。这类发作需与晕厥前兆鉴别,典型脑电图可见颞区θ节律。
3、自动症行为:
表现为无意识的重复动作,如搓手、摸索衣扣、咀嚼等,持续30秒至2分钟。患者看似有目的性行为,实则处于意识朦胧状态。常见于颞叶癫痫,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定向力障碍。
4、局部肌肉抽动:
单侧眼睑、面部或手指的节律性抽动,不伴意识丧失,可持续数分钟。这种单纯部分性发作可能发展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患者通常保持清醒状态。
5、感觉异常:
突发性躯体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针刺感,或特殊感觉如幻嗅、幻听。这类感觉性发作源于大脑感觉皮层异常放电,发作时间短暂但可能频繁出现。
癫痫小发作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低风险活动。发作期间需防止跌倒或碰伤,发作后应记录发作特征供医生参考。长期未发作患者仍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脑电图,不可自行调整抗癫痫药物。
茵陈长大后呈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茎直立、叶片羽状分裂、花序呈圆锥状,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茵陈是菊科蒿属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茵陈成熟植株高度可达50-100厘米,茎部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棱,基部木质化。叶片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约1-4厘米,宽约1-3毫米,叶缘常反卷。花期7-10月时,茎顶会生出圆锥状花序,由多数卵形或椭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直径约1.5-2毫米,花序基部有苞片3-4层。花冠管状,黄色,外层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果实为瘦果,长约0.8毫米,表面光滑无毛。
茵陈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河岸等向阳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新鲜植株具有特殊香气,干燥后香气更为浓郁。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春季采收的幼苗或秋季采收的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称茵陈蒿。传统医学认为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茵陈栽培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注意保留根部以利再生,加工时需阴干或晒干,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使用前需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切段后干燥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