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十三项检查通常不能直接确诊癌症,但可作为辅助筛查手段提示肿瘤风险。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等13项指标,其异常升高可能与肝癌、胃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有关,也可能由良性病变或生理因素引起。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特定癌症的筛查有一定参考意义。例如甲胎蛋白持续升高需警惕肝癌风险,癌胚抗原异常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升高常见于卵巢癌患者。但单项指标轻度升高往往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活检进一步确认。部分非肿瘤疾病如肝硬化、盆腔炎也可能导致标志物水平波动,妊娠期女性月经周期也会影响糖类抗原125的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假阴性与假阳性可能。早期癌症患者标志物水平可在正常范围,而某些炎症性疾病或器官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临床通常要求连续监测指标动态变化,若数值呈进行性升高或显著超过正常值上限数倍,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遗传史者或长期慢性病患者,即使标志物轻微异常也建议完善增强CT、胃肠镜等检查。
肿瘤十三项检查更适合用于癌症治疗效果监测和复发评估。术后定期复查标志物水平可评估肿瘤是否残留或转移,化疗期间指标下降程度能反映治疗敏感性。日常体检中发现标志物异常无须过度恐慌,但应到肿瘤科就诊排查,避免自行解读结果。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生风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癌症筛查。
舌头口腔溃疡一般不是癌症,但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需警惕癌变可能。
口腔溃疡多数由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异常引起,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伴疼痛。创伤性溃疡通常在1-2周自愈,营养缺乏性溃疡补充维生素B族后可缓解。若溃疡持续超过1个月未愈合,边缘呈现不规则隆起,基底硬结且伴随麻木感,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这类溃疡往往生长迅速,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