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抗体可能转阴,但概率较低,需结合治疗反应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抗体转阴与免疫治疗、病情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部分患者经过规范免疫抑制治疗后可能出现抗体滴度下降或转阴,尤其是早期干预的轻型病例。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或血浆置换等治疗可抑制抗体生成,部分患者随着症状缓解,抗体水平逐渐降低。临床观察发现,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体转阴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免疫系统可塑性有关。
多数患者即使临床症状稳定,抗体仍可能长期阳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并非绝对平行,部分患者抗体持续存在但症状完全控制。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体转阴概率更低,需结合胸腺切除手术效果评估。MuSK抗体阳性患者转阴难度更大,此类抗体对神经肌肉接头的破坏机制更为复杂。
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结合临床症状评估治疗效果,避免仅以抗体转阴作为停药标准。保持规律作息、预防感染、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病情稳定,高蛋白饮食可辅助改善肌力。出现咀嚼无力、呼吸困难等危象前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