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下壁堵塞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类型,通常由冠状动脉下壁分支急性闭塞导致,需立即就医进行血运重建治疗。主要干预手段包括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就诊时间窗决定。
1、急诊介入治疗对于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植入支架,直接开通堵塞血管。该方式能有效恢复心肌灌注,降低死亡率。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2、静脉溶栓治疗若无法在120分钟内完成介入治疗,可选用阿替普酶、瑞替普酶等溶栓药物。适用于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需排除活动性出血等禁忌证。溶栓后仍需转运至具备介入条件的医院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未成功再通者需补救性介入治疗。
3、药物强化治疗急性期需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疼痛剧烈时可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合并心律失常者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控制心律。
4、并发症处理下壁心肌梗死易合并右心室梗死,需密切监测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出现心源性休克时应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维持循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临时起搏器植入。室间隔穿孔等机械并发症需外科手术修复。
5、康复期管理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始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及呼吸锻炼。长期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预后,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陪同患者至心内科随访,监测心电图及心脏标志物变化。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