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子宫内膜损伤、肥胖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长期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等情况容易造成雌激素水平升高,需通过超声监测和激素调节管理。
2、慢性炎症刺激:
反复发作的子宫内膜炎或宫颈炎可能刺激内膜局部增生。慢性炎症常伴随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定期复查。
3、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操作等可能造成内膜基底层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成息肉样增生。有宫腔手术史者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
4、肥胖因素:
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肥胖女性更易出现雌激素优势。体重指数超过28者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重。
5、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有息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0岁开始定期妇科检查。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经期禁止性生活;控制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规律运动维持正常体重;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月经紊乱应及时就诊,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孕激素类药物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