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牙后面的牙肉肿痛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局部冷敷、饮食调整、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牙龈炎、智齿发炎、食物嵌塞、口腔卫生不良、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牙龈肿痛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和牙龈,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减少细菌滋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药物治疗:牙龈肿痛可能与细菌感染或炎症有关。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消炎杀菌,或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次,每日2次缓解疼痛。局部涂抹丁硼乳膏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3、局部冷敷:牙龈肿痛时,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4、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过硬或过热的食物,选择温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蛋、豆腐等。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减少食物残渣滞留。
5、就医治疗:如果肿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拍摄X光片,明确病因。对于智齿发炎或牙龈脓肿,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冲洗、切开引流或拔除智齿等治疗。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番茄等,增强牙龈健康。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大牙烂的只剩牙根可通过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拔牙后种植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嵌体修复等方式处理。牙体严重缺损通常由龋病进展、外伤、磨耗、酸蚀症、牙周病等因素引起。
1、根管治疗当牙根尚可保留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组织后严密充填根管。该方式适用于牙根长度足够且周围骨质支持良好的情况,能有效控制根尖周炎症。治疗后可选择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暂时封闭窝洞。
2、桩核冠修复在完成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利用纤维桩或金属桩插入根管增加固位力,再制作金属或全瓷核体支撑全冠修复。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牙根,恢复牙齿咀嚼功能。需注意剩余牙体组织厚度需大于1毫米才能保证修复体强度。
3、种植修复对于无法保留的残根应手术拔除,待牙槽骨愈合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修复不损伤邻牙,生物相容性良好,咀嚼效率接近天然牙。但要求患者骨量充足且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整个治疗周期需3-6个月。
4、活动义齿采用钴铬合金或纯钛支架配合树脂基托制作可摘局部义齿,通过卡环固定在邻牙上。适用于多颗牙缺失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但异物感明显且咀嚼效能较低。日常需注意清洁义齿与基牙间的食物残渣。
5、嵌体修复当残根断面位于龈上且缺损范围较小时,可采用黄金嵌体或瓷嵌体进行部分冠修复。这种方式磨除牙体组织较少,边缘密合度高,尤其适合后牙区咬合力较大的情况。但要求剩余牙体有足够抗力形。
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控制碳酸饮料摄入。出现牙龈肿痛或修复体松动时应及时复诊。对于牙周炎患者需同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吸烟者建议戒烟以提高修复体成功率。修复后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