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术后出血、胃排空障碍、营养吸收障碍等。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方式,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1、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胃切除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吻合技术、局部血供不足、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发热、腹膜炎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二次手术修补。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
2、倾倒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术后早期进食时,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这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有关。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饮食。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奥曲肽注射液、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
3、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可能来自吻合口或手术创面,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引流管引流出新鲜血液。轻度出血可保守治疗,使用注射用血凝酶、氨甲环酸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大量出血需紧急内镜或手术止血。
4、胃排空障碍胃排空障碍表现为术后持续腹胀、呕吐。可能与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水肿有关。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可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5、营养吸收障碍胃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铁、维生素B12、钙等营养素吸收障碍,导致贫血、骨质疏松等。需定期监测营养状况,补充硫酸亚铁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碳酸钙D3片等。饮食应高蛋白、易消化。
胃切除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注意饮食调整,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营养管理。术后康复期间可进行适度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主要有肠梗阻、肠瘘、肛周病变、营养不良和肠外表现等。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1、肠梗阻肠梗阻是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肠道长期炎症导致肠壁增厚、纤维化,进而引起肠腔狭窄。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排便困难等症状。轻度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控制炎症。
2、肠瘘肠瘘多因透壁性炎症穿透肠壁形成异常通道,可发生在肠管之间或肠管与皮肤、膀胱等器官之间。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感染、营养不良或粪便从异常通道排出。治疗需结合营养支持、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瘘管切除术。常用药物有甲硝唑片、环丙沙星片等。
3、肛周病变约三分之一的克罗恩病患者会出现肛周病变,包括肛裂、肛瘘或肛周脓肿。症状表现为肛周疼痛、分泌物增多或发热。治疗需保持局部清洁,使用高锰酸钾坐浴,严重时需手术引流。临床可能联合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控制活动性炎症。
4、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吸收不良及进食减少可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或水肿。需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营养制剂可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
5、肠外表现克罗恩病可能伴随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葡萄膜炎等肠外表现。这些症状与免疫异常相关,需针对具体表现治疗,如关节炎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眼部症状需眼科专科处理。
克罗恩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并发症,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体重骤降时需及时就医。建议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肠镜等检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