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引起低血糖,需警惕相关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使用降糖药物,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血糖控制不稳定、饮食不规律或运动过量时,机体无法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可能引发心悸、出汗、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增加巨大儿、早产、子痫前期等并发症风险,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部分患者因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糖。这类情况多与餐后血糖波动相关,表现为进食后数小时出现乏力、手抖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严重低血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诱发孕妇意识障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近视并发症可通过控制近视进展、定期眼科检查、保持良好用眼习惯、补充眼部营养、及时治疗眼部疾病等方式实现。近视并发症可能由眼轴过长、视网膜变薄、玻璃体液化等因素引起,需针对性干预。
1、控制近视进展延缓近视度数增长是预防并发症的核心。角膜塑形镜可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减少周边视网膜离焦;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能抑制眼轴过度伸长。建议每3-6个月复查屈光度,青少年进展超过50度/年需强化干预。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有助于调节睫状肌张力。
2、定期眼科检查高度近视者每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厚度。眼底照相可早期发现豹纹状改变、视网膜裂孔等病变。眼压测量排除青光眼风险,视野检查评估视神经损伤。出现飞蚊症突然增多、闪光感应立即就诊。
3、保持用眼习惯阅读距离保持30厘米以上,每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环境光照需500勒克斯以上,避免暗处刷手机。电子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协调,开启护眼模式减少蓝光。保持正确坐姿,屏幕中心略低于眼睛水平线。夜间睡眠时间不足会加重视疲劳。
4、补充眼部营养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增强黄斑区光损伤防护,每日摄入10毫克。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是良好来源。花青素改善微循环,蓝莓、紫甘蓝含量丰富。Omega-3脂肪酸降低干眼症风险,深海鱼类每周食用2-3次。避免高糖饮食加速巩膜胶原降解。
5、治疗眼部疾病视网膜裂孔需激光光凝封闭,防止视网膜脱离。后巩膜加固术适用于每年进展超100度的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可选择屈光性晶体置换。青光眼患者需终身降眼压治疗,常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黄斑OCT检查发现新生血管需抗VEGF药物注射。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记录屈光变化,学龄儿童建议使用防蓝光眼镜。工作环境配置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空调出风口避免直吹眼部。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可锻炼眼肌协调。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时,禁用热敷并立即就医。40岁以上高度近视者需排查开角型青光眼,每2年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