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头痛、意识模糊、颈部僵硬及抽搐等典型症状。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引起。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脑脊液检查或影像学诊断。
1、发热发热是脑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通常伴随寒战或出汗。病毒性脑炎可能表现为持续性低热,而细菌性脑炎往往出现高热。体温异常升高时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
2、头痛脑炎引起的头痛多为剧烈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常集中在枕部或全头部。这种头痛在咳嗽或低头时可能加重,普通止痛药物难以缓解。若头痛伴随恶心呕吐,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
3、意识模糊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或谵妄等意识状态改变。重症者可发展为昏迷,这种意识障碍多呈进行性加重。家属应注意患者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辨识能力是否下降。
4、颈部僵硬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抵抗感,被动屈颈时疼痛明显。检查时可让患者仰卧,轻轻托起头部向胸前弯曲,若出现下肢不自主屈曲或疼痛反应即为阳性体征。此症状在细菌性脑膜炎中尤为突出。
5、抽搐发作部分患者会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可能与脑实质炎症灶有关。首次发作的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的抽搐或连续多次发作,均需考虑脑炎可能。发作后常伴随意识模糊或肢体无力。
预防脑炎需注意日常防护,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乙脑、流脑等疫苗。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时避免剧烈运动,立即平卧休息并就医。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脑电图,遵医嘱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家属需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
病毒性脑炎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蚊虫叮咬等因素有关。
病毒性脑炎通常由多种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较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随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感染脑组织。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易发生病毒扩散至脑部的情况。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毒在夏秋季高发,例如库蚊传播的乙型脑炎病毒可导致脑实质炎症反应。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或瘫痪。
日常需注意防蚊灭蚊,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免疫力低下人群可接种相关疫苗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