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全组鼻窦炎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喂奶,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感染控制情况、药物代谢途径、婴儿健康状况、母亲身体耐受性。
1、感染控制:细菌性鼻窦炎需抗生素治疗,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等哺乳期安全药物时不影响哺乳,但需监测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2、药物代谢: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减充血剂或含可待因的镇咳药,这些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导致婴儿嗜睡或烦躁,建议选择局部鼻腔喷雾替代。
3、婴儿状态: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婴儿需更谨慎,家长需观察哺乳后是否出现拒奶、皮疹等症状,必要时可暂停母乳并咨询儿科医生。
4、母亲状况:高热或脓涕等急性感染症状明显时,建议暂时挤出乳汁丢弃,待体温正常后恢复亲喂,期间保持泌乳刺激。
哺乳期间出现鼻窦炎应优先选择物理治疗如鼻腔冲洗,若需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安全药物,同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