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伴随发烧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及时测量体温并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
1、胃肠型感冒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常见呕吐、低热、腹痛。保持清淡饮食如米汤、馒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急性胃肠炎饮食不洁或食物过敏导致胃肠黏膜炎症,表现为喷射状呕吐、发热达38℃以上。建议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饮用补液盐,必要时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
3、轮状病毒感染秋冬季高发的病毒性肠炎,特征为蛋花汤样便伴反复呕吐。需预防脱水,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治疗选用蒙脱石散、锌制剂、益生菌等。家长需严格消毒患儿用品。
4、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伴高热。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常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患儿餐具应煮沸消毒。
5、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等病原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持续高热。需紧急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治疗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侧卧防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和排便次数。饮食遵循从稀到稠原则,首选大米粥、苹果泥等低渣食物。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家长需密切观察有无脱水征象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出现抽搐或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