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肝硬化的判定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活检,主要依据包括肝脏形态改变、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证据以及典型病理特征。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腹胀、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晚期可见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表现,蜘蛛痣和肝掌是特征性体征。
2、影像学检查:超声显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伴结节样改变,CT或MRI可见肝叶比例失调、门静脉增宽等征象,弹性成像能定量评估肝硬度。
3、实验室指标: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hild-Pugh评分可用于评估严重程度,甲胎蛋白监测有助于排除癌变。
4、病理活检: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镜下可见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可明确肝硬化分期及病因诊断。
确诊后需限制钠盐摄入并补充优质蛋白,避免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脏超声,及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