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可能由生殖系统感染、术后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 生殖系统感染淋球菌或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导致输卵管炎、盆腔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形成脓肿。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可使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甲硝唑等药物。
2. 术后感染妇科手术或人工流产后继发感染,与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切口红肿、脓性渗出。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3. 邻近炎症扩散阑尾炎、憩室炎等腹腔炎症蔓延至盆腔,可能与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多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排便习惯改变。需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严重时需手术处理原发病灶。
4.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常见低热、盆腔压迫感。除针对性抗感染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出现持续下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