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动脉栓塞属于严重疾病,可能危及生命。肺部动脉栓塞是指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严重程度与栓塞范围、基础心肺功能等因素相关。
肺部动脉栓塞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急性期风险。小范围栓塞可能仅引起轻微胸痛或无症状,但大范围栓塞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休克甚至猝死。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部分患者伴随心悸、晕厥。长期未治疗的慢性栓塞可能进展为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荷。诊断需结合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高危患者需立即进入抢救流程。
少数亚段肺动脉的小栓塞可能症状隐匿,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低热,这类患者易被漏诊。但即使微小栓塞也存在脱落扩散风险,尤其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特殊人群如孕妇、恶性肿瘤患者或长期卧床者,发生栓塞后病情恶化速度更快,需更严密监测。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根据危险分层接受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日常需避免久坐不动,术后患者应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高危人群可穿戴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长途旅行时注意活动下肢。
肺部纵隔淋巴结肿大2厘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病理活检、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结核感染、恶性肿瘤、结节病、真菌感染、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抗感染治疗细菌或结核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结核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伴随咳嗽咳痰时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祛痰。
2、病理活检对于持续不消退的肿大淋巴结,需通过纵隔镜或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能明确是否为淋巴瘤、转移癌等恶性病变,典型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异常细胞浸润。检查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3、手术切除孤立性肿大淋巴结或疑似恶性肿瘤时可行胸腔镜手术切除。手术适应证包括淋巴结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等情况。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恢复期应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劳动。
4、放射治疗淋巴瘤或转移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配合放射治疗。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缓解压迫症状,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吞咽疼痛时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
5、免疫调节结节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泼尼松片起始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长期用药者应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满月脸、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需监测血压和电解质水平。
建议完善胸部增强CT、肿瘤标志物、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