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通过伍德灯检查、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液检查、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诊断。
1、伍德灯检查:
伍德灯是一种紫外线灯,能够清晰显示皮肤色素脱失情况。在暗室环境下照射皮肤,白癜风皮损会呈现亮白色荧光,与周围正常皮肤形成鲜明对比。该方法无创快捷,可辅助判断白斑范围和进展程度。
2、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可放大观察皮损微观结构,白癜风皮损处可见毛囊周围残留色素、白斑边缘色素沉着等特征性改变。该方法能鉴别白癜风与其他色素减退性疾病,操作简便且无痛苦。
3、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皮肤活检获取标本,显微镜下可见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减少或消失,真皮浅层可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该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用于不典型病例的确诊。
4、血液检查:
包括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测,可发现约20%-30%患者伴有甲状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异常。血液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白癜风,但有助于发现潜在相关疾病。
5、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该技术可实时观察皮肤各层细胞结构,白癜风皮损处可见黑素细胞缺失和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化。检查分辨率高且无需切片,但设备昂贵尚未普及。
确诊白癜风后需注意避免皮肤外伤和暴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日常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含铜食物,但需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C。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适当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病情稳定。外出时应做好物理防晒,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白斑变化情况。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梗死的防治涉及危险因素控制、急性期处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内容,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综合管理方案。
1、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血压超过140/90mmHg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微血管病变,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促进动脉斑块形成,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将水平降至1.8mmol/L以下。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戒烟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心房颤动患者易形成左心房血栓,应规范抗凝治疗。
2、急性期识别FAST评估法可快速识别脑梗死症状: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及时就医。突发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眩晕伴共济失调可能为小脑梗死。双眼同向偏盲常见于枕叶梗死。发病4.5小时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大血管闭塞6小时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错过时间窗者需进行抗血小板、他汀等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快速排除脑出血,早期梗死灶可能显示不明显。弥散加权MRI对急性缺血最敏感,发病数分钟即可显示高信号。血管成像能明确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灌注成像可评估缺血半暗带范围。经颅多普勒超声能监测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有助于发现心源性栓塞证据。
4、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坐站平衡训练等。吞咽障碍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与训练,必要时采用鼻饲饮食。失语症患者应进行听理解、口语表达等语言康复。认知障碍可采用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方法。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家庭成员的参与能显著提高康复效果。
5、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长期单药维持可选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颈动脉狭窄超过70%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需评估封堵指征。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体重管理等。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死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饮食以地中海饮食模式为佳,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深海鱼类等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头颅MRI等检查。出现新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立卒中急救卡随身携带,记录基础疾病和用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