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可通过卧床休息、氧疗、利尿剂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积水通常由心力衰竭、肺炎、肺结核、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轻度肺积水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姿势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避免剧烈活动可减少耗氧量,建议每日保持8-10小时睡眠,定期改变体位防止压疮形成。对于心源性肺积水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
2、氧疗中重度肺积水患者需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25-40%,氧流量2-4升/分钟。氧疗可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积水患者,应采用文丘里面罩给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3、利尿剂治疗常用利尿剂包括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呋塞米注射液适用于急性肺水肿患者,能快速减轻心脏前负荷。使用利尿剂期间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防止低钾血症发生。恶性肿瘤引起的肺积水可配合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进行脱水治疗。
4、胸腔穿刺引流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需在超声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术,每次放液量不超过1000毫升。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肺积水可注入异烟肼注射液进行局部治疗。穿刺后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
5、手术治疗顽固性肺积水可考虑胸膜固定术或胸腹腔分流术。恶性胸水患者可行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术。心包积液导致肺积水时需实施心包开窗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肺积水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症。注意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节可接种肺炎疫苗。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肺积水是否需要抽水需根据病情决定。少量积液且无严重症状时通常无须抽水,大量积液或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则需及时引流。肺积水可能与感染、肿瘤、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尽早就医评估。
肺积水医学上称为胸腔积液,当积液量较少且未引起明显胸闷、气促时,可通过药物治疗原发病促进吸收。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服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液体潴留。此时抽水可能增加气胸、感染等风险,反而不利于恢复。
若积液量超过500毫升或压迫肺组织导致血氧下降,则需考虑胸腔穿刺引流。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胸水常需留置引流管反复抽液,部分患者可能需注射注射用顺铂等药物控制积液再生。急性脓胸患者抽液后还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胸腔冲洗。抽水后需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无论是否抽水,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并低盐饮食,每日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半卧位,避免剧烈咳嗽。抽水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若出现发热、穿刺处渗液需立即复诊。建议每3个月复查胸部超声观察积液变化,长期吸烟者需完善肺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