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部分患者可通过规范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但难以完全根治。房颤的治疗效果主要与病因控制、病程长短、治疗方法选择及患者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1、病因控制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可逆性病因的房颤,在纠正原发病后可能完全缓解。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
2、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部分可获得长期窦性心律维持。手术成功率与心房结构改变程度相关,可能需重复进行。
3、药物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可维持窦性心律,但需长期服药。慢性房颤患者多采用心室率控制策略,使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
4、综合管理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需同步治疗。左心耳封堵术可降低卒中风险,但不改变房颤本身。
建议房颤患者定期心内科随访,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酗酒及过度劳累,遵医嘱规范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