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进展为肾衰竭。
1、免疫异常自身抗体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及雌激素水平有关,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控制病情。
2、继发损害长期未控制的狼疮活动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需联合糖皮质激素与降压药如缬沙坦、贝那普利延缓肾功能恶化。
3、病理分型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分型可分为6型,III型及IV型活动性病变需强化免疫治疗,II型以足细胞损伤为主,需关注蛋白尿管理。
4、多系统受累常合并皮肤红斑、关节痛等狼疮典型症状,肾外表现程度与肾炎活动性相关,需通过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监测疾病进展。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避免日晒诱发狼疮活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