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脓肿、癫痫发作和听力损伤。这些并发症可能由炎症扩散、颅内压增高或病原体直接损害等因素引起。
1、脑积水:
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引发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表现为头围增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缓解颅内高压,同时需持续抗感染治疗控制原发病。
2、硬膜下积液:
约30%的婴幼儿患者会出现硬膜下积液,多因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积液量较大时可引起颅缝分离、前囟膨隆。多数病例可通过反复硬膜下穿刺引流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囊壁。
3、脑脓肿:
病原体经血行或直接蔓延可能形成脑脓肿,常见于额叶和颞叶。典型表现为发热、局灶性神经体征和颅内压增高三联征。治疗需要长程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引流,必要时行开颅切除术。
4、癫痫发作:
脑皮质受炎症刺激或瘢痕形成可导致癫痫,发生率约20%。急性期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后期可能发展为局灶性癫痫。需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严重病例需评估手术切除致痫灶。
5、听力损伤:
内耳迷路或听神经受损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中发生率高达30%。早期发现需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重度听力障碍需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患者康复期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蛋类和深色蔬菜。适度进行平衡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监测并发症进展。出现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
小肠梗阻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肠粘连、肠瘘、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复发等。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肠粘连肠粘连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能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必要时需手术松解粘连。
2、肠瘘肠瘘多因吻合口愈合不良或局部缺血导致,表现为腹腔引流液异常、发热、腹痛等。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修补。
3、切口感染切口感染与术中污染、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可见切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治疗需加强切口护理,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需清创引流。
4、腹腔感染腹腔感染多因肠内容物污染腹腔引起,表现为持续发热、腹痛、白细胞升高。治疗需充分引流,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
5、肠梗阻复发肠梗阻复发与术后粘连、肠道功能恢复不良相关,症状包括停止排气排便、腹胀呕吐。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氯化钾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再次手术解除梗阻。
小肠梗阻术后应保持半卧位,早期下床促进肠蠕动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进食产气及难消化食物。注意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如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