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临终前血压变化通常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可能由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退、体液失衡、药物代谢改变等因素引起。
1、循环衰竭心输出量锐减导致血压持续降低,常伴随四肢厥冷、脉搏微弱。需维持舒适体位,避免搬动,必要时医生可能使用多巴胺维持灌注。
2、器官衰退肝肾代谢功能衰竭影响血压调节,多合并意识模糊、尿量减少。以对症支持为主,谨慎使用降压药物。
3、体液失衡摄入不足与失液导致有效血容量下降,可见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可通过口腔护理缓解不适,通常不主张激进补液。
4、药物代谢异常蓄积的降压药加剧低血压,可能伴呼吸抑制。需调整原有用药方案,临终关怀阶段以控制症状为首要目标。
此阶段血压监测应避免频繁打扰,重点关注老人舒适度,保持环境安静温暖,必要时寻求安宁疗护团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