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需根据矫正月龄调整方式,主要有母乳喂养、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微量喂养、持续胃管喂养、经口喂养过渡、营养补充剂支持等方法。
1、母乳喂养建议家长优先提供母乳,母乳含免疫活性物质和生长因子,需每2-3小时喂养一次,喂养时保持45度斜抱体位避免呛奶。
2、强化母乳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添加母乳强化剂,针对出生体重低于1800克的早产儿,可提高热量和蛋白质摄入至每100毫升80-85千卡。
3、配方奶喂养选择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其蛋白质含量达2.7-3克/100毫升,渗透压接近300mOsm/L,需严格按说明配制避免浓度误差。
4、微量喂养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初始喂养量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天,家长需用1毫升注射器缓慢推注。
5、胃管喂养对吸吮吞咽不协调的早产儿,需留置鼻胃管进行间歇喂养,家长要注意固定导管位置,每次喂养前后用温水冲管。
6、经口过渡当早产儿出现主动觅食反射时,家长可尝试用早产儿专用奶嘴喂养,选择流量缓慢的Y型或十字型奶嘴。
7、营养补充医生可能建议补充维生素D 800-1000IU/天、铁剂2-4mg/kg/天,家长需按时给药并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定期随访生长指标,矫正月龄6个月内建议每月测量头围、身长、体重,喂养期间注意观察腹胀、呕吐等不耐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