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皮肤黏膜症状主要包括口腔白斑、带状疱疹、脂溢性皮炎、卡波西肉瘤等,这些症状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相关,从早期感染到艾滋病期可能逐步出现。
1、口腔白斑艾滋病患者口腔黏膜可能出现毛状白斑,多由EB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舌侧缘白色绒毛状斑块,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HIV感染。
2、带状疱疹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表现为单侧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需系统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3、脂溢性皮炎头面部出现油腻性鳞屑红斑,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及免疫失调有关,可外用酮康唑洗剂配合抗HIV治疗改善症状。
4、卡波西肉瘤艾滋病期特征性紫红色皮肤肿瘤,与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相关,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局部放疗或化疗。
出现不明原因皮肤黏膜病变应及时就医检测HIV,确诊后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日常注意皮肤清洁护理避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