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虫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毛囊虫炎通常由蠕形螨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每日用温和洗面奶清洗患处,避免过度摩擦。蠕形螨感染与环境清洁不足有关,可能伴随皮肤油腻、瘙痒等症状。无须使用药物,但需保持毛巾、枕巾高温消毒。
2、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硫磺软膏、甲硝唑凝胶、伊维菌素乳膏等杀螨药物。皮肤屏障受损可能与过度清洁或化妆品刺激有关,表现为红斑脱屑。药物需覆盖整个毛囊区域。
3、口服药物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多西环素、伊维菌素、奥硝唑等口服药。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反复感染,常伴有脓疱或结节。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4、光动力治疗对于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抑制螨虫活性。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疼痛性丘疹,需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后需避光防护。
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贴身衣物每日更换消毒。若症状持续加重或扩散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