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免疫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通常与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1、机制:免疫治疗通过抑制PD-1/PD-L1或CTLA-4等免疫检查点,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这种方法能够针对性地攻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适应症:免疫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对于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选择:常用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200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纳武利尤单抗Opdivo,240m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和阿特珠单抗Tecentriq,1200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4、疗效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PET-CT和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评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性进展,即肿瘤在治疗初期短暂增大,随后缩小。
5、副作用管理: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肝炎和肺炎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副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肺癌免疫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建议在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定期随访和与医生密切沟通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