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脑疝可能由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急剧升高、脑组织移位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异常等症状。
1、静脉回流受阻: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升高。长期静脉淤血可能引发脑组织水肿,严重时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治疗需及时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必要时行血管内介入取栓。
2、颅内压急剧升高:
血栓完全阻塞静脉窦时,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致颅内压骤升。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表现。临床需紧急降颅压处理,包括甘露醇脱水、过度通气等措施。
3、脑组织移位:
严重颅内高压可导致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形成脑疝。颞叶钩回疝和小脑扁桃体疝最常见,可能压迫脑干生命中枢。需立即进行去骨瓣减压等外科干预。
4、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疝继发的脑干受压可导致呼吸循环中枢功能障碍,引发全身多器官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压骤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需重症监护支持治疗。
5、不可逆脑损伤:
脑疝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即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即使抢救成功,患者也可能遗留偏瘫、失语、植物状态等后遗症。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
预防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症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如及时治疗中耳炎等感染病灶,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孕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恢复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适当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等神经营养物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用力排便等可能升高颅内压的行为。
扁桃体炎可能引发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热等并发症。
扁桃体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当炎症扩散至邻近组织时,可能诱发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若感染穿透扁桃体被膜,可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导致剧烈咽痛、张口困难。链球菌感染未及时控制时,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引发风湿热,伴随关节肿痛、心脏瓣膜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能成为病灶,诱发银屑病、虹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扁桃体炎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