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引发肺炎可能由病毒扩散、免疫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等方式干预。
1. 病毒扩散:感冒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后向下蔓延至肺部,导致病毒性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需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2. 免疫力下降:感冒期间免疫系统受损,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感染,出现铁锈色痰,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
3. 继发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乘虚而入。伴随胸痛和脓痰,可选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4. 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感冒后易进展为肺炎。需控制原发病,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