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患者献血存在视网膜脱落风险,通常不建议献血。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可能伴随视网膜变薄、眼底病变等结构异常。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壁薄弱,献血时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痉挛或玻璃体牵拉。献血过程中血管内压力变化可能诱发视网膜裂孔或脱离,尤其当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玻璃体液化等病变时风险更高。献血后可能出现飞蚊症增多、闪光感等视网膜脱离前兆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
部分高度近视者眼底检查正常且无并发症,经眼科医生评估后可能符合献血条件。这类人群需确保近半年内视力稳定、无眼底出血史,且眼压、视野等检查结果均正常。献血前应进行详细的眼底照相和OCT检查,献血后需密切观察视觉变化。
高度近视者应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元素,控制用眼时间。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献血前建议咨询眼科根据个体眼底状况综合评估风险。
基孔肯雅热重症风险较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治疗。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重症风险较高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重症表现可能包括持续高热、剧烈关节疼痛、出血倾向、神经系统症状如脑炎或脑膜炎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控制发热、缓解疼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预防重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及时干预。
日常应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出现疑似症状时尽早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