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患者大便颜色可能呈现黄色水样、绿色黏液状、灰白色或黑色血便,颜色变化与感染类型、出血程度及胆汁分泌情况有关。
1、黄色水样便: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大量分泌形成稀水样便。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帮助修复肠黏膜。
2、绿色黏液便: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肠黏膜炎症渗出,胆绿素未被充分还原使粪便染绿。需用头孢克肟抗感染,配合乳酸菌素片调节菌群。
3、灰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导致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粪便失去正常着色。这种情况需排查胆结石或肿瘤,可能需行ERCP取石或支架置入术。
4、黑色柏油便:肠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硫化铁,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应立即禁食并静脉用奥美拉唑,严重者需内镜下止血治疗。
发病期间建议食用米汤、馒头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及高脂饮食,便血或持续高热需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