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可通过典型症状、血清学检测、病史追溯和体格检查综合判断。早期表现为硬下疳、淋巴结肿大,进展期可能出现皮疹、发热,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1. 典型症状一期梅毒特征为无痛性硬下疳,多出现在生殖器部位;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玫瑰疹、扁平湿疣,可伴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2. 血清学检测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RPR用于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如TPPA用于确诊,需结合两种检测结果判断感染阶段。
3. 病史追溯询问3个月内高危性接触史,既往梅毒治疗史,以及配偶或性伴侣的感染情况,有助于明确传染源和潜伏期。
4.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皮肤黏膜病损特征,触诊淋巴结肿大情况,晚期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专科评估。
出现可疑症状或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避免隐瞒病史或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