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决策需根据病情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及治疗耐受性综合评估,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肿瘤恶性程度、转移情况、预期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平衡。
1. 早期癌症局限期肿瘤通过手术根治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如非小细胞肺癌Ⅰ期术后五年生存率超过70%,此时积极治疗获益明确。
2. 局部进展期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后手术仍可能获得长期生存,如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使不可手术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例,需评估治疗反应性。
3. 晚期转移以全身治疗为主,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可延长中位生存期,如EGFR突变肺癌使用奥希替尼中位无进展生存达18个月,需权衡治疗副作用。
4. 终末期姑息治疗优先控制疼痛和并发症,舒缓疗护可改善生存质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介入姑息治疗能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
建议肿瘤专科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结合患者治疗意愿,早期患者应争取根治机会,晚期患者需平衡疗效与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