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骨盆痛可能由妊娠激素变化、分娩损伤、骨盆关节错位、耻骨联合分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骨盆带固定、药物镇痛、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妊娠激素变化孕期松弛素分泌增加导致韧带松弛,产后恢复期可能引发骨盆区域牵拉痛,建议热敷和适度活动帮助缓解。
2、分娩损伤产程中肌肉过度拉伸或产钳助产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表现为坐卧时疼痛加剧,可通过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修复。
3、骨盆关节错位可能与胎儿压迫或分娩用力不当有关,通常伴随行走异响和体位改变痛,需手法复位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4、耻骨联合分离妊娠后期耻骨间隙超过10毫米时可能出现剧痛,与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有关,严重者需使用骨盆束缚带并限制负重活动。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减轻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6周或出现步态异常应及时就诊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