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通过损伤脑血管、促进动脉硬化、诱发血栓形成、增加脑出血风险四种机制显著提升脑卒中发生概率。
1、血管内皮损伤持续高压血流冲击会导致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速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情况需要严格控制血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物。
2、动脉硬化加速高血压促进脑血管中层平滑肌增生,血管壁胶原沉积导致管腔狭窄,脑血流灌注减少。伴随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时,需联合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干预。
3、血栓形成倾向高血压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增强,易在狭窄血管处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出现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4、血管破裂风险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微小动脉瘤形成,血压骤升时可能引发血管破裂出血。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需立即就医,必要时需进行血肿清除手术。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规律有氧运动,每3-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脑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