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乙肝

治疗乙肝最好采要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通常为20-30毫升,分3-4次采集。实际采血量需结合患者体重、感染程度、培养瓶类型等因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液稀释比例、病原体负荷量、培养系统灵敏度、采血时机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1、血液稀释比例:

血培养标本需与培养液保持1:5至1:10的稀释比例,过高浓度可能抑制细菌生长。成人每次采血8-10毫升可满足多数培养系统需求,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2毫升计算。采血不足可能导致假阴性,过量则增加血液浪费和患者不适。

2、病原体负荷量:

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细菌浓度通常较低,每毫升血液可能仅含1-10个菌落形成单位。充足采血量可提高检出率,尤其对苛养菌如草绿色链球菌。研究表明,每增加1毫升采血量,检出率提升约3%。

3、培养系统灵敏度:

自动化培养系统最低检测限为1-10CFU/ml,传统手工法则需更高菌量。采用树脂培养瓶可中和抗生素影响,但要求单瓶采血量不少于8毫升。双瓶培养需氧+厌氧时总采血量需达16-20毫升。

4、采血时机:

寒战或体温上升期采血可提高阳性率,此时段内病原体入血量增加。建议在24小时内采集3套血培养,间隔至少1小时。急诊情况下可在1小时内完成2次采血,每次10毫升。

5、抗生素使用影响:

使用抗生素后采血需增加20%-30%采血量,以补偿被抑制的病原体。推荐在用药前采血,或停药48小时后采集。特殊培养瓶如BACTEC™需配合相应采血体积才能发挥中和抗生素效果。

采血操作需严格消毒皮肤避免污染,建议更换穿刺点减少假阳性。发热期可适当增加采血频次,但单日总量不宜超过40毫升。贫血患者应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分次完成采集。培养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瘀斑或血肿。饮食可增加富含铁质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尿潴留 前列腺炎 肌腱损伤 阿米巴痢疾 结肠黑变病 肾动静脉瘘 食管静脉曲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