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辅助控糖、保护视力、调节血压等作用。豌豆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钾等营养素,适合多数人群适量食用。
1、补充营养豌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在蔬菜中较为突出,可作为素食者优质蛋白来源。每100克豌豆约提供5克蛋白质,同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功能。豌豆中的铁元素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帮助。
2、促进消化豌豆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每100克约含5克膳食纤维,可刺激肠道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时间。其含有的低聚糖成分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将豌豆煮至软烂后食用,避免加重腹胀。
3、辅助控糖豌豆的升糖指数较低,其慢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豌豆蛋白中的特定肽段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发挥控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将豌豆作为主食部分替代,但需注意控制每日总摄入量在50-100克。
4、保护视力豌豆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类胡萝卜素能在视网膜黄斑区形成保护层,过滤有害蓝光。维生素A前体β-胡萝卜素可维持角膜正常结构和暗视觉功能。长期用眼人群每周食用2-3次豌豆,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5、调节血压豌豆中钾含量达200毫克/100克,钾钠比例适宜,能拮抗钠离子对血压的影响。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帮助舒张血管。高血压患者可搭配低盐饮食适量食用,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
建议将新鲜豌豆焯水后凉拌或清炒,避免高温长时间烹饪破坏营养素。发芽豌豆的维生素C含量可增加数倍,适合制作芽苗菜。豌豆制品如豌豆蛋白粉可作为运动后营养补充,但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日常储存干豌豆需密封防潮,发芽率降低的陈旧豌豆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