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食用薯类有助于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钾等营养素,对维持胃肠健康、调节血压有一定帮助。薯类主要包括马铃薯、红薯、紫薯等,可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谷物。
1、补充膳食纤维薯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红薯和紫薯。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预防便秘,同时延缓血糖上升速度。马铃薯带皮食用时膳食纤维含量更高,但需注意彻底清洗表面泥土。
2、提供维生素C新鲜薯类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100克红薯约含20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和铁元素吸收。长时间高温烹饪会破坏维生素C,建议采用蒸煮或微波加热方式。
3、调节钾钠平衡薯类中钾含量显著高于钠,100克马铃薯含钾约400毫克。适量摄入钾有助于中和钠的升压作用,对预防高血压有积极意义。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钾摄入量,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4、替代精制主食用薯类替代部分米饭、面条等精制谷物,可增加膳食多样性。薯类的血糖生成指数普遍低于白米饭,紫薯含有的花青素还具有抗炎作用。但需注意控制总量,避免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
5、提供植物化合物紫薯富含花青素,红薯含有β-胡萝卜素,这些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特性。马铃薯中含有的绿原酸等成分可能有助于调节糖代谢。不同颜色的薯类搭配食用可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建议将薯类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每周食用3-4次,每次约100-150克。优先选择蒸、煮、烤等低油烹饪方式,避免高温油炸。发芽变绿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碱毒素,须丢弃不可食用。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去皮后少量多次食用,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